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7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82篇
临床医学   307篇
内科学   148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1254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1篇
  5篇
中国医学   2781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背景 糖尿病肾脏病(DK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世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然而DKD起病隐匿,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后进展迅速,当肾功能明显受损后,常规治疗难以延缓疾病进展。因此,探究能够延缓晚期DKD疾病进展的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王耀献教授针对DKD晚期浊毒与癥瘕为主的病机特点,提出泄浊消癥法治疗晚期DKD,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目的 以"伏热"理论和"肾络癥瘕"理论为基础,探讨泄浊消癥法治疗晚期DKD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基于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2016—2020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就诊并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DK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泄浊消癥法作为暴露因素,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泄浊消癥法治疗。观察周期为24周,分别于0、4、12、24周时检测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UTP)、总胆固醇(TC),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记录中医症状积分;于0、12、24周时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记录试验期间记录不良事件,评价安全性。 结果 本研究共59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23例。时间对两组受试者eGFR、Scr、BUN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组间与时间对两组受试者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内比较发现,相较于0周,对照组在24周时Scr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升高,在12周和24周时BUN水平升高(P<0.05);相较于0周,试验组在4周时eGFR水平升高(P<0.05)。组间比较发现,24周时试验组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Scr、BUN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4%(5/23),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3/36),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14)。 结论 在晚期DKD治疗中,泄浊消癥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相较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在延缓eGFR降低,减缓Scr、BUN水平升高,保护肾脏功能,降低热证积分,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补助育汤对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及血管生成素-1(Ang-1)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和定位的影响。方法:24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二补助育汤组,每组6只,用米非司酮建立胚胎着床障碍动物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妊娠第5天处死小鼠后,检测各组妊娠率、平均着床位点数、子宫内膜Ang-1和VEGF mRNA表达量及其蛋白定位。结果:模型组小鼠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Ang-1 mRNA、VEGF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补助育汤组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Ang-1 mRNA、VEGF 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二补助育汤可提高子宫内膜Ang-1和VEGF蛋白表达量,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作为药物代谢的重要媒介,被认为是人体的又一器官,其在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价值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近五年来,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中药及其有效组分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本研究将对这些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5.
唐爽  柳红芳  李修洋 《吉林中医药》2020,40(4):428-430,433
仝小林教授将高血压病分为"三期六态",指出热壅态中的肝热证具有"四红二干"的临床表现,"四红"指面(目)红、唇红、舌红、掌红,"二干"指便干、口干。常处以靶方夏枯草、黄芩、钩藤清肝降压,一般用量为夏枯草30~60 g,黄芩15~30 g,钩藤15~30 g,根据兼证配合使用清热、降火、散火、行气、利湿之品。该小方治疗肝热型高血压病时,降压效果显著,并可以明显减轻头晕、头痛、目赤等症状,临床疗效良好,但需注意不可长期大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6.
7.
《傅青主女科》为中国清代医家傅山所著,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受后世医家推崇,为中医妇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该书中《种子篇》论治不孕尤具特色,擅抓主症,辨证详明,理法严谨,用药精简。其种子理念重视脏腑辨证,以补肾益精为主,在此基础上注重健脾疏肝养血,交通心肾,灵活应用阴阳、五行学说及经络理论协调各脏腑关系,进而促进孕育,对临证治疗不孕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的特色。吕仁和教授提出的“六对论治”辨证思路,包括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和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完善的思路。芍药为吕仁和教授临床常用中药,以其应用经验为切入点,结合病案系统介绍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学术思想。介绍将四逆散化裁,赤、白芍同用以柔肝养血、活血化瘀,针对肝气郁滞证候;以“三丹汤”中牡丹皮、丹参、赤芍同用,针对肾脏病“微型癥瘕”病机;以赤、白芍大剂量生用通便泻浊对症治疗等临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古籍中罕有关于“胰腺”的明确记载,缺乏直观、系统的理论论述。本文试图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典籍所记载内容的分析,结合现代解剖学相关理论,梳理中医学对胰腺实体解剖的认识过程。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中医学对胰腺实体解剖的认识具有阶段性:①先秦两汉时期,存在胰腺实体解剖,但并非认为胰腺是脏器;②唐宋时期,胰腺实体解剖更加清晰,在医学上胰腺附属于脾,并非为独立的脏器;③明清时期,胰腺实体解剖明确,部分医家以独立脏器论之,出现“脾”、“胰”之争。中医学理论缺少对胰腺的单独论述,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多为“胰属脾”,线性归属以脾笼统代之略显单薄,不利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笔者认为胰腺藏象应独立于脾单独讨论,现代解剖学对胰腺命名同一,形态结构清楚,位置描述明确,可直接补充进中医学胰腺藏象(藏)理论中,为完善胰腺藏象理论搭建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9月,纳入试验组为芪明颗粒联合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NPDR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系统评价对总有效率、血糖指标、视力、黄斑厚度、视网膜循环时间、血清细胞因子含量以及支链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同时评价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的用药安全性。结果 最终纳入14篇RCT,共计12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OR=4.22, 95%CI (3.02, 5.90), Z=8.41, P<0.01,恢复视力(MD=0.14,95%CI (0.11, 0.16),Z=9.28,P<0.01),降低空腹血糖(MD=-0.17, 95%CI (-0.33, -0.01), Z=2.07,P<0.05)及糖化血红蛋白(MD=-0.42,95%CI (-0.73, -0.11), Z=2.68,P<0.01),降低黄斑厚度(MD=-7.30,95%CI (-9.86, -4.74), Z=5.59,P<0.01),缩短视网膜循环时间(MD=-0.49,95%CI (-0.74, -0.23), Z=3.73,P<0.01),同时可以调节血清因子含量以及支链氨基酸含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NPDR有良好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视力情况及视网膜循环状况,改善体内血清支链氨基酸代谢情况,够抑制NPDR患者视网膜内多种细胞因子所介导的血管新生,降低不良反应,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更多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